-
国际铜业协会助力铜冶炼固废综合利用
近年来,铜冶炼企业在低碳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实施了很多的技术升级改造和精细化管理等创新手段,加强终端副产品管理,做到最大化利用资源、规范化管理危废。
넶6 2023-01-27 -
-
新型能源公司陕北地区首个余热利用项目在柠条塔矿业成功试运行
随着沣京公司余热利用技术项目在关中、陕北等地区煤矿的相继应用运行,进一步减少了矿区“三废”排放,切实推动了绿色矿山建设。下一步,该公司将积极开展余热利用及探索研究,为助力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活力。
넶10 2023-01-10 -
-
- 2023-01-30
- 2023-01-27
- 2023-01-25
- 2023-01-18
- 2023-01-10
- 2023-01-05
-
水库淤泥影响防洪?乌海市有招可解
乌海市水务局局长李和平认为,乌海湖泥沙清淤与矿区生态修复协同实施,可实现双赢的治理效果。一个是河道淤沙,一个是采矿导致的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损伤,二者本互不相干。但从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出发,将黄河泥沙作为生态修复材料,可有效破解矿区缺土少水等难题,进而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协同治理。
-
为绿美广东筑牢更具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生态基底
创新性开展万里碧道建设,探索形成了河湖水系水—岸协同治理新路径;统筹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快建设美丽海湾;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持续开展生态退化区域恢复治理等。全省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发生明显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
宁夏水利科学研究院:科技利器让盐碱地释放新价值
宁夏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灌区多尺度水盐平衡精准灌排技术模式与节水控盐周年配水系统》《宁夏红寺堡次生盐渍地精量灌排协同抑盐产能提升模式示范研究》,项目针对宁夏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多样与模式组装困难等问题,研究水盐调控、土壤脱盐等技术措施的系统衔接和联合协同机制,集成盐碱地灌排协同、地力提升、产能提升技术研究示范推广,从模式研究到应用示范,为河套灌区盐碱地治理提供样板。
-
矿山边坡稳定性维护如何实现智能化?
矿山边坡稳定性维护如何实现智能化?
-
锦州市自然资源管理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
矿山生态治理恢复工作稳步推进。2021年度省下达的闭坑矿山治理任务1228亩,2022年6月底全部通过验收,并已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复核。2022年度省自然资源厅下达我市生产矿山治理任务198亩,实际治理面积258.09亩,已超额完成;2022年度省厅下达利用省补资金治理历史遗留矿山面积480亩,10月30日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并通过第三方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