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采煤”到“慧采煤”!华阳集团二矿大力推进智能化建设
在华阳集团二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大屏上,一面面高清显示器实时呈现着井上下采煤、掘进、“一通三防”等系统运转情况……
无人值守、远程操控,作为集团公司骨干矿井之一,二矿坚持把智能化建设作为厚植企业发展优势的主攻方向,打造集数字建模、智能控制、融合联动于一体的智能化煤矿,不断乘风破浪、向智而航。
整合资源,聚力“一号工程”
近年来,二矿通过从“人控”到“数控”的全面升级、从“自动”到“智能”的全面提速,让采煤作业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矿井智能化建设全过程的见证人之一,二矿机电工区主任李国栋感触颇深。
“智能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以‘生产自动化、运行集控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为方向,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人才,构建了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信息集成系统,实现了全矿井生产各环节的过程控制自动化、信息管理智能化。”李国栋说。
通往成功的路上往往充满荆棘。正因如此,二矿在进行智能化建设之初,强调要统一思想,步步为营,坚持少走弯路、错路。
二矿把智能化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成立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机电、安监、生产等多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只要与智能化建设相关的重大事项,一律优先审议,及时分析解决重大问题,统一整合资源。
随着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引入,缺乏稳定的人才队伍做支撑的智能化建设就如同无源之水。深谙此理的二矿,把让职工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技巧、使人和设备更好地适应生产需要摆在第一位。
在前不久召开的二矿智能化建设推进会上,采煤二队队长张洋与青年职工赵杰结成了师徒。这便是二矿以人才培养赋能智能化矿山建设的一个缩影。
二矿择优抽选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16名职工,组成智能化信息小组,专门研究智能化建设的相关课题项目,并以点带面,组员与队内职工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进行“一对一”技术帮扶。同时,二矿还将培训和实操相结合,今年截至目前已组织课程学习120余次、技能实操260次。通过培训,职工技能比武考试合格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知识、技能的较大跨越。
“刚开始引进智能化设备的时候,很多职工用起来不习惯、不顺手,生产效率不仅没提上去,反而降了不少,因此也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后来,经过引导,他们慢慢摸到了窍门,尝到了甜头,学习态度也变得主动起来。”采煤一队队长薛彪道出了职工对智能化从“厌”到“爱”的转变过程。
循序渐进,智能开采升级
二矿是一座高瓦斯矿井,2023年开始全力打造8151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81511综采工作面位于矿470水平8号煤层15采区,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工艺。该工作面沿走向布置有4条巷道,分别为进风巷、辅助进风巷、回风巷、走向高抽巷,采用“两进一回”Y型通风方式,即新鲜风流从进风巷和辅助进风巷,经沿空留巷段和联络横贯,进入回风巷进行通风,辅助进风巷和回风巷每50米布置一个联络横贯,工作面每推进50米,煤壁前方的联络横贯进入机尾沿空留巷段,通风用联络横贯随之进行倒移;高抽巷通过地面瓦斯泵站进行工作面邻近层瓦斯抽放,本煤层瓦斯通过前期施工的回采瓦斯抽放孔进行抽放。
“经过精心设计、精准布置后的工作面,现在实现了自动跟机移架,综采队比过去减少了55人,生产班只要10个人就够了,以前一个采煤工作面十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现在大家都成了生产过程中的‘旁观者’。”张洋笑着说。
而煤矿智能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不断创新升级。
据二矿副矿长吴瑞明介绍,81511工作面整套系统想要收到预期效果,就要对81511工作面原有采煤系统进行升级和调试。
“同一件衣服要给高矮胖瘦不一样的人穿,还要穿起来都得体、好看,那么就要‘量体裁衣’,系统和工作面的不配套是试生产期间面临的最大问题。”谈起探路智能化建设时的场景,吴瑞明记忆犹新。
为做好智能化采煤试运转,二矿成立了以机电副矿长为组长的智能化工作面技术攻关小组,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方案,细化时间节点,动态跟踪推进,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一个个技术难题迎刃而解:采煤工作面电液控支架在自动跟机过程中造成工作面底煤多、支架拉架不到位等,通过现场观察、统计,调整了电液控自动跟机程序,增加拉架时的抬底频次与时间,保障了工作面顺利生产;采煤机割三角煤过程中,帮锚杆经常掉落到刮板输送机里,不但需要频繁停机拾取锚杆,而且危险系数大,经过与技术人员、采煤队组岗位工多次现场研讨,结合工作面地质条件,编辑出适应81511工作面“三角煤”程序……
得益于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提质增效效果显而易见。81511、151204两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较之前每班作业人数减少8人,月产量却稳定高效,煤矿的劳动方式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悄然发生着转变。
在加快采煤智能化建设的同时,二矿积极推进掘进智能化建设,不断实现装备升级,先后配备液压锚杆钻车、掘锚一体机、2000米远距离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等先进设备,其中,8151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在2023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厚煤层智能综采赛道,被评为“二等级”,为矿井实现安全、智能、高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数据”互通,实现融合联动
“目前,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二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在这里可以实现全矿系统联动、集中监控、协同管理。”吴瑞明看着眼前的屏幕介绍,“这是我们的矿井综合自动化和信息管理平台界面,我们拥有供电系统、皮带运输系统、主井通风系统等22个子系统和2个综合自动化平台,井下变电所、水泵房和采区、主运输带式输送机等固定场所实现了在线监控和一键启停,地面瓦斯抽采泵做到了远程控制、自动倒机,实现了有人巡检、无人值守。”
智能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生产环节,更体现在大数据应用和跨系统集成管理上。
二矿以构建智能化矿井建设“一张图”为基石,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掘进系统、采煤系统、主运输系统、辅助运输系统、通风与压风系统、供电与供排水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地质保障系统等九大项智能化系统建设,建成了22个智能化子系统,实现了生产、调度、机电、安全、地质测量、“一通三防”等主要专业的在线协同工作,使矿井的智能化综合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管控平台,打破了各系统之间的技术壁垒,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让安全生产信息融合互通。”调度室主任刘更英说。
II类中级智能化煤矿、2023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二等奖……二矿正实现着从“会采煤”到“慧采煤”的根本性转变,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在智慧矿山建设的道路上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漫画作者:陶雁飞
来源:华阳新材料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