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郭屯煤矿: “智”缚“水害”

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矿区,水害是矿井重大灾害之一,时刻威胁着矿井安全。面对“水害”袭扰,近年来,郭屯煤矿牢牢坚持“办矿先治灾”理念,将防治水作为确保矿井安全的重要抓手,依托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持续提升防治水智能化水平,“智”缚“水害”,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筑起“铜墙铁壁”。

 

 

✦郭屯煤矿矿区

 

 

“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为每小时480立方米,最大涌水量为每小时540立方米。我们严格按照‘精准勘探、科学研判、分区管控、超前防治’原则推进防治水工作,审慎应对地质异常体、断层等地质构造带,坚决做到‘先治后过、不治不过’,对各类水害进行系统化治理,确保矿井安全。”该矿总工程师赵仁宝介绍。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郭屯煤矿依据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了权责清晰、奖惩严明的《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预测预报制度》等20余项制度,进一步理清各级人员的“职责边界”,确保了防治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该矿配足配强防治水专业管理团队,成立了由13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防治水机构,负责矿井的水文、地质、测量、储量等工作,通过持续完善防治水责任体系,实现了对防治水工作全过程监督管理。

 

与此同时,郭屯煤矿还组建了专职探放水作业队伍,配备7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15名探放水工,具体负责井下探放水、注浆堵水等工程。

 

 

✦4308采煤工作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郭屯煤矿紧盯防治水前沿技术,积极升级勘探监测智能化装备,对灾害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确保精准防控、科学施策。

该矿持续推进地测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建立了地质保障系统,基于高精度地质智能装备探测、多源地质数据融合等技术,研发地质保障云GIS平台,构建高精度地质模型,实现地测数据与模型联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大数据决策分析与预测预警,为智能化矿山提供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和业务数据的集成与应用。

“我们安装应用了先进的井下水文监测系统,能够集矿井水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网络共享、矿井水害预警于一体,并与共享平台联动实现双预警,可通过平台及手机客户端实时查看,实现了矿井水文监测稳定可靠。”该矿副总工程师绪瑞华介绍,随着防治水各类设备设施智能化水平的提档升级,为矿井水害防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借助不断升级的智能化装备,郭屯煤矿通过持续实践总结,不断探索创新水害治理新技术、新模式,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据了解,2021年12月,该矿2303采煤工作面突现地质异常体,工作面被迫停产,异常体探查治理成为彼时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他们成立专班,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迅速确立“井上下协同探查治理”思路,对分支孔钻探轨迹、岩粉变化及注浆扩散等情况动态分析,每天更新钻孔数据,适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组织专家论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了施工安全高效。

“我们将前期设计的4个孔组31个分支孔,优化为3个孔组15个分支孔,这一措施使探查治理工程提前32天竣工,消除了底板突水威胁,解放异常体保护煤柱23万吨。”该矿地质测量科科长李红友如是说。

 

 

✦山东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此外,郭屯煤矿还积极开展井筒治理工程,坚持“抗、让、注、防”井壁修复原则,应用注浆孔-卸压孔联合间歇注浆加固技术,采用壁间、壁后注浆、井壁破裂带挖补、井壁加固恢复承载、设置环状卸压槽对井筒进行修复加固,收到了良好成效。该技术先后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三届安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山东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

 

来源:山东能源鲁西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