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李全生教授:东部草原区露天煤矿减损开采与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及应用

本论文创新点

 

(1)提出了露天矿减损开采与生态系统修复理念,以“源头减损”为核心,“系统修复”为关键的理念,实现露天开采生态环境损伤最小化和修复效果最大化,为露天矿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2)以露天矿减损开采与生态系统修复理念为指导,研发并创建了以开采节地减损技术、物料跨时空调配储用技术和“生态窗口期”协同修复技术为核心的系统修复技术体系,为露天矿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3)以露天矿生态减损与系统修复技术为基础,在锡林浩特胜利西一号露天矿和宝日希勒露天矿进行了技术应用和示范。实现了露天矿节地减损开采及资源多回收,且针对表土使用情况进行了系统优化,提高了“生态修复窗口期”的利用率,实现了露天矿内排土场地层生态重构。

 

题 目

 

东部草原区露天煤矿减损开采与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及应用

 

作 者

 

 李全生1,2,李 淋1,2

单 位

 

1.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扫码阅读全文

 

 

摘   要

 

东部草原区是我国重要的煤能源基地,煤炭开发为东北区能源保供和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东部草原区气候酷寒干旱、土壤瘠薄、植被抗扰动能力低,而煤炭大规模开发导致了当地草原退化和水位下降等问题,因此开展了东部草原区露天煤矿减损开采与生态系统修复研究,提出了露天煤矿源头减损−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生态修复理念,研发了开采节地减损、物料跨时空调配储用和“生态窗口期”协同修复等技术,并在胜利露天矿和宝日希勒露天矿进行技术应用和示范。结果表明:胜利露天矿原排土工作帮坡角提高了2.9°,可开展生态修复时间提前0.9 a,采场占地面积缩小75.2 hm2;仅在宝日希勒露天矿南帮实施冻结期靠帮开采−快速回填技术多回收煤炭资源69.55 万t,占年生产能力的2%,在满足露天矿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少征地 2.4 hm2/a。研究成果为相似露天矿开展减损开采与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简介

 

    

李全生

教授级高工

博士生导师

李全生,男,1965年5月生,河南洛阳人,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煤炭学报》编委会等刊物编委。

 

研究方向

 

 煤炭生态型开采

主要成果

 

先后主持完成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西部煤炭主产区集约化减损开采和生态修复技术等重大项目10余项。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6项,发表科技论文120篇(SCI/EI检索44篇),主编专著10部、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9项。

 

引用格式

 

李全生,李 淋. 东部草原区露天煤矿减损开采与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及应用[J]. 煤炭科学技术,2023,51(1):484−492.

 

来源:煤炭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