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冀中能源:坚定“适度多元、聚焦优势主导”发展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冀中能源始终以能源产业为基础,制药、化工新材、医疗健康、装备制造、物流等非煤业务齐头并进、竞相发展,其探索的“采煤不见煤、用水不排水、产矸不提矸、出煤不烧煤”的绿色发展新模式享誉全国。如今的冀中能源,坚定适度多元、重点聚焦四大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路径,以合理的业务组合实现稳定增长,以多元化的互补对冲经济周期,企业不仅增强了抗风险能力,高质量发展特质也愈发鲜明。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冀中能源煤炭、医药、化工与新材料等主要业务板块合并营业收入701.51亿元,利润总额完成17.5亿元,同口径同比增加40.6亿元。

 

 

 

 
 

煤炭与新能源产业:建设亿吨级煤炭供应商

 

对于科技的力量,邢东矿职工贾国红感受深切。

“10年来,我们建成了全国首座没有矸石山的矿井。如今,国内首个矸石充填自动化工作面又在井下落成,年处理利用矸石70万吨,节约地面矸石处理费用2016万元,延长了10年矿井服务年限。”贾国红的话中透着自豪。

用废弃煤矸石、建筑垃圾置换“三下”压煤,是包括邢东矿在内资源枯竭矿井持续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冀中能源分布于河北的矿井不可避免遭遇到同样问题——煤炭赋存减少,优质产能不足。

“煤炭是我们的主业,也是发展的基础,必须摒弃过去那种‘大而散’‘小而全’的落后发展模式,立足产业基础,实施战略聚焦、产业聚焦。”冀中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印朝说。

咬定主业高质量发展,冀中能源坚持本部内涵式集约化发展与外埠走出去扩展相结合,着力打造“冀、晋、蒙、疆、陕”5大煤炭生产基地,同步培育发展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项目。

今年6月24日,冀中能源与陕西咸阳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将河北邢台在陕有关煤炭企业划归冀中能源管理,冀中能源外埠又增加一处煤炭生产基地,新增优质煤炭资源储量7亿吨,年增气煤、不粘煤和1/3焦煤产能近千万吨。

据悉,通过加强对该企业的管理提升和智能化矿山建设,集团的资产总量和效益水平也将显著提高。

“冀中能源现具备产能5538万吨,加上省外、省内整合和在建项目,‘十四五’末煤炭规模可稳定在7000万吨以上。河北是钢铁大省、也是煤炭调入大省,每年调入量在2亿吨左右。”杨印朝表示,利用煤种全、近市场、品牌好、渠道广,及河北省内3个煤炭储备基地等优势,通过智能化选煤配煤,将冀中能源建设为亿吨级煤炭供应商,实现由煤炭生产商向能源供应商的根本转变。

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冀中能源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大力推动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速构建由风光发电、氢能、其他新能源产业等组成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风光发电方面,冀中能源在内蒙古、新疆、宁夏等省外资源富集区,张家口、沧州环渤海区域、太行山沿线等省内光照条件优质地区及用电负荷集中区域,推进光伏发电项目;探索张(家口)承(德)地区、环渤海区域风电相关布局;利用闲置矿山、厂房屋顶等区域,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以电力为中心的终端低碳能源解决方案;结合企业产业基础,同步拓展工程设计、相关设备制造等业务,打造“产品及设备制造—设计施工—运维服务—分布式和集中式电站”光伏产业链;在用电集中区域布局示范项目,逐步打造风、光、储一体化发展布局。

在氢能发展方面,一方面利用自有工业副产灰氢,积极布局雄安、环京津区域氢气提纯、储运、加氢等氢能供应项目。另一方面,瞄准细分赛道,在氢气压制、储、运、加、用等环节的项目开发和装备制造等方面寻求突破。

 

 

 

 

医药健康产业:培育3~5个10亿元级重磅产品

 

前不久,历时17年研发、我国首个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奥木替韦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迅可)成功投放国内部分地区市场。“迅可”是河北省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生物技术药物,是华药向生物技术药物转型的标志,预计市场规模17~26亿元。

经过发展,华药集团逐步打造了化学制剂药、生物药、原料药、农兽药、健康消费品5大业务集群,年营业收入120亿元左右。其中,生物生化药产业规模约20亿元,已形成上市一批、发展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其技术能力和发展规模居河北首位、国内前列。基因重组类药物乙肝疫苗、吉姆欣、吉赛欣、EPO等多个生物技术药物实现产业化,主导产品乙肝疫苗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眼下,MG011、MG021等生物药产品已启动Ⅰ期临床,另有10余个生物药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梯次化的产品集群为企业向生物药转型提供了新动能。

“依托‘华北制药’这一民族品牌,对现有制药、医疗板块进行整合,形成‘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健康消费品、农兽药’四大业务和医疗健康事业协同发展格局。”杨印朝说,要加快培育3~5个10亿元级重磅产品,进一步擦亮华药品牌。

华北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冀中能源集团旗下一家以医疗、健康、养老等为主业的国有独资公司,前身为冀中能源所属26家大小医疗机构。整合重组后,按照“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打造医康养一体化大健康生态系统”的发展思路,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发挥集中专业化管理优势,大力实施改革创新和管理提升,做精做强骨科、儿科、心脑血管等医疗主业,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拓展康养产业链条,在河北省内率先推广小微型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创建了一批深受老年人欢迎的社区照护中心。

“日间手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术模式 ,就是华北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峰峰总医院管理创新成果之一。据悉,这一手术模式具有住院时间短、花费少等特点。患者入院当天完成手术,术后经过严密观察,当天或第2天即可出院回家。

“日间手术有效提升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负担,百姓享受到了快捷便利的医疗技术红利。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日间手术加快了患者周转,避免了群体性聚集。”峰峰总医院邯郸院区骨三科医生刘巍表示,除此之外,日间手术还有赖于医护及麻醉团队间的密切配合,严格的术前术后管理和安全有效的随访机制。

 

 

 

 

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打造4个百亿元级化工业务集群

 

6月29日,冀中能源年产40万吨PVC项目在河北沧州聚隆化工投产,吹响了打造百亿级氯碱化工产业集群的号角。

以聚氯乙烯树脂(简称PVC)、烧碱为主要产品的氯碱化工产业,是冀中能源非煤板块的重要支撑,也是冀中能源化工板块的重点工程。

该项目被列入国家鼓励类产业调整目录,整体工艺装备水平处于行业前沿。建设过程中,先后增加了安全仪表系统、气体检测报警系统、低氮燃烧技术、超低排放技术,实现了安全提档、环保升级。投产后,将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对整体工艺系统同样具有较强的拉动和辐射作用。

“以焦炭、PVC、烧碱、硝盐为代表的相关产业,已从产能过剩步入相对平衡阶段,产业链延伸潜力无限,发展壮大化工新材板块,正当其时、恰逢其势。”杨印朝分析指出,下一步,冀中能源将重点按照“管理专业化、生产园区化、产业链条化、产品高端化”等思路,着力补链延链强链,构建绿色经济循环产业链条,重点围绕煤化工、氯碱化工、盐化工、玻纤新材“三化一材”四大园区,打造4个“百亿元级”化工新材产业集群。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冀中能源化工新材板块将重点完善产业链和区域布局,逐步退出甲醇、合成氨、玻璃原丝等初级产品的生产销售,培育和壮大氨基新材料、醇基新材料、PVC、烧碱、精细化工和玻璃纤维等产业链。数据显示,冀中能源现具备焦炭年产能约500万吨,甲醇年产能40万吨,PVC产能63万吨,烧碱产能20万吨,硝盐产能11万吨,玻纤产能28万吨,电解液产能4000吨,六氟磷酸锂产能400吨,初步形成以峰峰煤化工、沧州盐化工、开鲁精细化工、沙河新材料为主的产业园区布局,年营业收入150亿元左右。

今年6月,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新投产的第二条玻纤生产线原丝日产量达到247吨以上,产品合格率90%以上,提前12天达产达效,创造了建设工期最短、启动速度最快的行业纪录。

玻璃纤维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冀中能源集团较早涉足的非煤产业之一。2004年,该集团在河北邢东新区建设2条年产8.5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自主研发无硼无氟玻璃配方、浸润剂配方、大漏板三大核心技术,建成全球首条H+高模玻璃纤维生产线。

围绕主导产品、核心业务和产业关联环节,冀中能源顺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2021年3月18日,该集团年产20万吨玻璃纤维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在河北沙河投产运营,日产玻璃纤维原丝294吨以上,产品A级率达98.3%,生产净效率达92%。今年3月28日,河北省重点项目、总投资21亿元的年产20万吨玻璃纤维项目第二条生产线点火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利税3亿元以上。第三条玻纤生产线也进入筹划阶段。

“未来,冀中能源将逐步实现由卖化工中间产品到化工材料再到定制化的高端新材料转变。到2025年,化工新材板块年营业收入可能突破200亿元,利润总额有望达到15亿元以上。”杨印朝说。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杂志

作 者:王 海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