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露天矿山披绿装 大美禹州收眼底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首席记者 王琼杰 通讯员 张延伟 王向阳 虽是初冬时节,但禹州北部的具茨山麓一改往年的满目枯黄,一片片翠绿格外醒目,一株株冬青树迎风挺立,展示出勃勃生机。随着对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和宜鑫建材、国泰建材、平和建材等一批骨干企业的绿色矿山创建,一座座矿山告别满目疮痍穿上“绿装”,昔日脏乱差的矿区绿意盎然。

近日,在禹州市召开的河南省“三山”整治执法监管暨“磐石”行动问题整改推进会上,与会的省自然资源厅领导及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代表在矿山现场观摩后,对禹州市通过开展露天矿山整治、绿色矿山建设及废弃矿山治理等“三山”整治后,发生的石灰岩矿山“脱胎换骨”般的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

国泰建材一角

“2019年以来,禹州市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2.96万亩,累计植树344万余棵。随着一座座露天矿山穿上绿装,过去不堪入目的矿区正在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大美禹州尽收眼底。”禹州市委书记黄河感触颇深地说。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沿着具茨山脚下的S325省道一路向西,依次是禹州北部山区的无梁、浅井和苌庄这三个建材重点乡镇。放眼望去,山坡上郁郁葱葱,层林尽染,一座座现代化的矿区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

而在前些年,这里还是一个尘土飞扬、寸草难觅的不毛之地。据了解,由于历史局限和“重开发轻保护”,当地的小石料厂星罗棋布、遍地开花,仅禹州市北部山区的小石料厂就达百余家,不仅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还破坏了山体。尤其是矿山开采后遗留下来的一个个废弃小矿坑,犹如一道道疮疤格外刺眼。

谁曾想到,短短几年间,随着矿山企业由过去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完美蜕变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和再造者后,禹州的北部山区就翻身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矿业报记者走进位于浅井镇马沟村的宜鑫建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矿山台阶上种植的刺柏和松树,以及边坡上种植的爬山虎和葛根,一个干净、绿色、舒适的矿区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灰岩矿山的印象。作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宜鑫建材矿区周边原来的废弃矿山也被他们修复的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而位于浅井镇浅井村的国泰建材和扒村村的和平和建材,也结合绿色矿山创建,在矿区生态修复方面也做足了功课。通往矿区的公路两侧几百米的废弃矿山被他们修复的焕然一新,矿区内绿树成荫,芳草萋萋。

“这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浅井镇的所有矿山企业加强了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和周边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每家矿山企业用于生态修复的资金投入都高达千万元,昔日寸草不生、满目疮痍的矿区正在变成美丽的景区。”浅井镇党委书记王高伟说。

这一切喜人的变化缘于禹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积极引导。近年来,禹州市委市政府把绿色成为最美的底色,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实施露天矿山改造提升工程,在引导企业规范开采行为、建设绿色矿山同时,强力推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禹州市明确规定,“生态治理先于生产,优于生产,快于生产”,坚持“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原则,按照“区内修复、区外补偿”模式,以顺势整治、自然修复为主,分阶段推进,对露天矿山应修复区域和废弃矿坑(点)实施高标准修复,确保还清生态修复历史欠账,高标准完成矿区生态修复及扬尘防治等综合治理任务,最终达到“一眼净、一眼绿”标准。与此同时,他们还按照“一个矿区设立一个主体企业,由主体企业对区域内小型石料厂进行整合,并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原则,要求在产企业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进行全面的生态修复。

“在采矿以前,由于干旱少雨,北部山区多是荒草坡地,鲜有树林。小矿开起来后,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私挖乱采严重,造成山体千疮百孔,裸露的岩石不仅不长草,还极易形成泥石流。”在平和建材上班的一位村民说,这几年通过对废弃矿山进行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后,昔日仅长草的荒山坡现在变成了树林,比未开矿之前的生态环境还要好。

截至目前,禹州市的矿山企业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96万亩,植树344万余棵。其中,修复废弃矿坑(点)187个,修复面积0.62万亩,植树70余万棵;持证矿山完成证内修复面积1.19万亩,植树148万余棵;矿区边界外延500米范围区域修复面积1.14万亩,回填及覆土294万立方米,植树125万余棵。目前,有4家企业通过绿色矿山验收,其中2家企业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

提高站位 转型升级

安全环保智能的生产线、可容纳数万吨的料仓、宽敞明亮的中控室……这些是禹州市新型建材公司的“标配”,也是该市建材企业转型升级的“标签”。

禹州市宜鑫建材作为转型升级先行者,也是转型升级的最大受益者。该公司早在3年前就在禹州市委、市政府的倡导下,把原先几个矿山合并在一起,建设起了年产1000万吨的大型环保生产线,并引进央企葛洲坝易普力集团进行运营,仅2019年就上缴税金3.2亿元,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

平和建材有限公司矿山修复后现状图

“禹州市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矿产资源丰富,石灰岩矿产资源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对支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河南省中部地区重要的建材基地。”禹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关晓东介绍,以前由于绿色发展意识不强,集约化规模化开发程度差,矿山数量多、产能低,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比较突出,造成资源浪费并带来生态环境方面的巨大压力。

“石灰石是我们的优势资源,决不能牺牲资源换取一时的发展,让优势资源成为绿色发展的短板!”近年来,禹州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确立“转型为重、生态优先、民生至上”发展导向,审时度势、痛定思痛,针对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查弊纠错,深入开展露天矿山整治、绿色矿山建设及废弃矿山治理,推动石灰岩矿山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矿山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宜鑫建材有限公司矿山修复现状图

平和建材以打造绿色矿山为目标,以矿山为基地,以复绿为手段,以生态为目标,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把原来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和残留山体整体放缓或削平,以保证景观区内的整体美化效果。截至目前,平和建材累计投入绿色矿山建设资金2000万元,对办公区周边空地,按照场景模式进行布局和打造,播散草籽1.5万平方米,种植红叶石楠球、牡丹、迎春、爬山虎、海棠、冬青等1.5万棵。对矿山采区的原有乱采边坡台阶依据绿色矿山建设方案进行整治,完成土石方平整工程约30万立方米,基本完成矿区台阶的危岩清理和台阶整形,。

随着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禹州市国泰建材、鑫利祥建材、鑫强建材等一批砂石骨料龙头企业也积极行动,一条条现代化环保化的生产线应运而生。

矿山修复后的场景

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生态修复,现在禹州的矿山布局日趋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明显提升,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矿区及周边自然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仅2019年,宜鑫建材就上缴税收3亿多元,成为禹州市的利税大户,有力支持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优化布局 规范发展

要把“两山论”落到实处,必须从改变“小散乱”入手,彻底关停小型矿山,培育发展大型骨干企业。为了从源头上控制矿山数量,实现绿色发展,禹州市以壮士断腕的魄力,科学规划,果断施策,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强力整合散乱的小微企业。

宜鑫建材有限公司矿山修复现状图

该市坚持“上大关小”工作方针,制订了《禹州市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和《禹州市石灰岩矿山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政策、环保、生态等三个方面倒逼露天矿山企业重组整合、转型发展和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全市石灰岩矿山由以前的379家整合为现在的40家,逐步建成了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绿色环保、安全规范、效益突出的开采加工优势企业,露天矿山“小而多、多而散、散而乱”的落后局面得到较大改观。

平和建材办公院一角

与此同时,该市以“严格执法,促进规范”为手段,严厉打击违法开采行为,着力为绿色发展和生态修复营造良好环境。该市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法院、检察、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单位成立联合执法组,加大对盗采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

据统计,近3年来,该市暂扣非法采矿挖掘机等大型机械26台,立案查处违法采矿行政案件256宗,查办非法采矿刑事案件47宗,依法取缔非法砂石加工窝点82处,收缴涉矿资金1.129亿元,13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2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依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日趋规范,为石灰岩矿山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国泰建材办公区

“禹州市尽管经过了多轮整合,矿山总体数量明显下降,但砂石骨料矿山数量还偏多,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下一步,我们将以矿产资源规划修编为契机,继续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争取使禹州市砂石骨料矿山个数减少控制在10个以内。同时,持续推进‘三山’整治工作,加大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力度,让禹州的矿区因矿业开发而变得更美更亮!”黄河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