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资料图片 青海湖 来源:网络

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青海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责任,准确定位青海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方向,为青海奋力开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立足“十四五” , 我们要以高标准、多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一、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确保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重要问题。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时隔五年之后,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认识到青海生态安全在国家生态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思想不动摇,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大地再结硕果。同时,要抓好理论宣传普及,深化理论研究阐释,不断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让绿色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开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

  二、系统推进生态治理工程

  系统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坚决整治生态领域突出问题,加快改善脆弱的生态面貌,夯实青海作为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根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必须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推进青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全面开展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一是生态治理是一个长期性工程,要立足过去,把握现在,更要惠及将来子孙后代,必须持之以恒。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青海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治理,对青海来说既是服务全国大局的需要,也是青海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生态治理工程要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要提高生态自觉,深刻认识和肩负起生态保护最大责任,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整治生态领域突出问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重点保护好“中华水塔” , 推动长江经济带、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青海各族人民永续享用的最大财富。三是结合青海生态环境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针对河流治理、水源保护,实施中华水塔保护,三江源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及黄河、长江流域保护和治理工程。针对荒漠化治理、土地绿化,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谷盆地综合环境治理以及国土绿化扩面提质工程。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栖息地环境保护,实施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野生动植物监测、保护。

  三、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严守生态红线不动摇、不退缩,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松劲、不懈怠,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生态环保和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性,依托自然生态系统优势,以生态为资源发展相关产业,打造生态型产业发展新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第一,要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全面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盐湖产业发展的关系,着力建设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盐湖产业体系。第二,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开展绿色能源革命,发展光伏等新能源,打造具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市场优势的重要支柱产业,建成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第三,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深入落实全域旅游发展要求,深入挖掘青海地区蕴含的自然文化,推动建设国民自然教育基地,同时完善生态旅游配套体系,提升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在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基础上为青海人民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第四,要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建成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发展现代种业,推进旱作农业,探索利用荒漠化土地发展现代滴灌农业,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夯实绿色农业发展基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让绿色成为青海坚定不移、始终保持的底色。

  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青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制度体系守护绿水青山,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青海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根本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部署以后,青海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制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搭建了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明监测、评价、考核、责任追究制度体系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后果严惩等基础性制度框架。促使青海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得到完善,为青海乃至全国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要坚守最严密法治保障的生态制度观,结合本地生态环境发展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物的合理排放;要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全国首批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建设;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坚持把绿水青山作为“第四产业”来经营,拓展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转化路径;要完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监管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推动监测监管协调联动。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逐步建立起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环境标准、环保国际条约等组成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力。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是青海的政治责任和行动自觉,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体系建设向融合发展深化,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竞争优势,全面强化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青海贡献。

  (作者宫长瑞 杨榕 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

       来源: 青海新闻网